二十四节气之芒种贴
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,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...
发布时间:2023-03-31 14:37
作者:
所属分类:璜山民艺博物馆新闻
来源:
本期农耕记忆,主要为大家介绍陈列在璜山民艺博物馆“劝课农桑”展厅的田间管理农具——锄。
本期农耕记忆,主要为大家介绍陈列在璜山民艺博物馆“劝课农桑”展厅的田间管理农具——锄。
“高人勤四体,挥锄非种稀。迹劳神自适,日夕每忘归。”这是雍正年间进士阮学浚为收藏家敏伯所藏的清初“四王”画家王翚的《耕烟荷锄图》所题的清训,一幅《荷锄图》,一首“夕阳西下,挥锄忘归”的诗词,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农耕文明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的常态。
在古老的大地上,朝乾夕惕的人们,在立夏的晨风中,披着星星,肩扛锄头,到田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夕阳西下,清月初升,鸡鸭已饱食返圈,百鸟已倦极归巢,遥望村庄已炊烟袅袅,于是,农人扛起锄头,间或挑一捆柴,行走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,向着蔓延着屡屡温馨的的方向走去……
作为璜山民艺博物馆“劝课农桑”展厅里收藏的系列农具中,怎么能没有锄呢?春夏秋三季,和农人亲密接触最频的,数着锄头了,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。
锄是松土、除草、耘苗最简单的农具,它由两部分组成,一是2米长的木制圆锄把,二是带有套筒和弯勾的铁质锄板。
锄是农业的“良医”,从原始农业“刀耕火种”的尖棒和尖石中一步步演变而来,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六面形锄发展到秦汉时期的“鹤头锄”,到现在铁制的弯钩“机械锄”,锄一路风尘仆仆而又功绩赫赫。农谚说:“锄板底下生金”。及时划锄既排涝又抗旱,达到疏松土壤除去杂草的效果,有利于农作物生长。那助长禾苗的锄头,怀着对田野终生的牵挂,在禾苗中间与土地耳鬓厮磨低语,丈量着稼穑的腴瘦,以汗水和厚茧,在农人和村庄的心里良言相劝——只有锄掉杂草,禾苗才能茁壮生长,庄稼收获才有希望。
夏日炎炎似火烧,田地里的各种庄稼疯长着,一天窜一个高,划锄成为田间管理不可或缺的项目。每当农人顶着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弯腰拉锄在田间,从唐朝走来的悲天悯人的诗人李绅,总是站在时空中一声声地叩问苍天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?”一根千疮百孔的锄棒,难以描述锄头之劳苦,锄头的皱眉、呻吟,只是在泥土中默默承受,一旦它穿出泥土,便会绽露出铖光烁亮的笑容。
锄头扛在我肩上,感觉有千斤重,这个感觉来自我的父亲在大集体的年代挥汗如雨、比牛马还累上百倍的记忆。
父亲是我一生所见过的人中挑的担子最重的人。小时候,每天看见光着脚板走了十年春夏秋的父亲,迈进篱笆门,一把锄头从他疲惫的肩膀滑落,“当”的一声摐(chuang)在破院墙根,然后父亲似乎突然间就没有了力气,黯淡无神的目光,光脚像踩着棉花一样走进门。可是次日早晨醒来,父亲又精神十足的充分发挥他的队长模范带头作用,从河里往山上挑水抗旱保苗,人家挑一趟他挑两趟。夏天的草比庄稼长得快,刚锄完这一茬,掉头一看,另一茬又茂密起来,天越热越是死草的最佳时间,父亲依然带领人们送饭吃,忘我的以锄头做武器,和青草大战数不清的回合。最痛苦的锄地是拱在比人高的玉米地里,玉米叶子的反面有无数的小刺,古代鲁班就是根据庄稼和草叶子上的小刺发明了锯齿,一天下来,人的脸上、脖颈、胳膊全被这些小“锯齿”划得一趟趟血口子和红肿的疙瘩。
农村一直有句老话,如果谁考不上学,就嘲笑说:不好好学习,考个“家里蹲大学”,来家“拉弯弯铁”吧。这个弯弯铁,就是指锄头。锄头是最能代表农民身份的工具。
近年,为了安抚更多的农人不至于舍弃土地而另谋出路,专家们发明了耙地机,割草机,多快好省,安抚锄头下岗。但是山羊因矮够不着树叶,骆驼再高钻不进窄门去吃青草,什么工具都不是十全十美的,先进的机器只有在大片地里才能施展才华,庄稼地里和矮化果园,还是离不开锄头。
除了锄头,田间管理农具还有镢、铁锨、镐头、喷雾器等,镢、铁锨、镐头是多功能的,刨挖劈等都需要。喷雾器是用于喷洒农药的器具,有背负式喷雾器、高压喷雾器等。背负式喷雾器操作简单,使用方便,一人背在肩上一手压气一手把持住喷雾杆进行喷洒药物,适用于地面小范围喷洒。高压喷雾器需要俩人操作,一人压气一人手持喷雾杆喷洒药物,适用于果树大规模喷洒。现在大多采用机器带动药泵打药,甚至还有无人机撒药,喷雾杆上安装二至三个喷头,喷出的雾气量较大。使用药泵打药一两个人即可操作,省时省工省力效率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