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璜山民艺博物馆收藏,感悟足下的母爱

发布时间:2023-05-14 14:37

作者:

所属分类:璜山民艺博物馆新闻

来源:

中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礼仪之邦,母亲,是世界上温暖的称谓,是倾其一生为我们付出的人。感恩父母,是一种懂礼、习礼、守礼、重礼的传统美德。2023年5月14日,迎来了第110个...

中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礼仪之邦,母亲,是世界上温暖的称谓,是倾其一生为我们付出的人。感恩父母,是一种懂礼、习礼、守礼、重礼的传统美德。

2023年5月14日,迎来了第110个母亲节,为弘扬传承孝道文化,心存一份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,在璜山民艺博物馆的藏品中,回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,与中国母亲相伴一生的女红工具,深味着母亲为一家老小无怨无悔奉献的勤劳和艰辛。

旧时,男耕女织是一种生活常态,纺线车、捻线槌、织布机、缝纫机、刺绣布艺、花边棒槌、补袜子的鞋撑、做鞋的鞋楦、纳鞋底的夹子,是母亲的女红工具,那些木制的搓衣板、槌衣棒,石制的碓臼和杵头等,是母亲洗衣做饭的日常用具。

640.png

璜山民艺博物馆收藏的纺线槌、缠线板、花边棒槌等


白天,母亲和父亲把一垄一垄的庄稼地侍弄得像手里的针线活一样细致;夜深,当孩子们在和梦拔河的时候,母亲正在和贫瘠的生活拔河,一家老小的穿戴缝补几乎都是在灯下完成的;黎明,当启明星在天边闪烁时,母亲已在灶间点起了温暖的炉火。孩子们长高了,母亲背驼了;孩子们背起行囊要飞向远方,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”,临行再加上一双母亲日夜赶制出的千层底新布鞋。油灯熬枯了母亲的双眼,千针万线缝制进母亲多少慈爱多少牵挂!古往今来再多的诗词,也歌颂不尽母爱的伟大,因为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,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支柱。

在过去那个只有手缝衣衫的年代,针线活,也就是女红,是每个母亲从小要学习的功课,是每个女人都会做的一样本事。少女时期的纺织、刺绣,结婚后为孩子缝制的衣服鞋帽,一家老小的穿戴和琐碎的生活用品……贯穿了母亲的一生。

母亲从少女一路走到年老,经历无数阴晴圆缺,母亲的夜晚,几乎都被埋藏在女红里。家里和布有关的用品,小到荷包、鞋帽,大到衣服、被子,都是出自母亲之手。

我拿起璜山民艺博物馆收藏的一整套旧时母亲纳鞋底做鞋的工具,耳边响起小时候的童谣:“小媳妇,坐椅囤(音:得儿),搓麻绳,纳底囤。”

640.jpg

璜山民艺博物馆收藏的纳鞋底夹子


那时,做鞋麻烦的是纳鞋底,需要好几道工序来完成。妇女在秋天把麻绳梳好,再一点一点搓成细绳,缠在线板上,纳鞋底备用。

纳鞋底的头道工序是“打壳(胶东发音que)子”,即用破烂衣服或碎布拆洗叠熨帖,再用面粉加点明矾打出浆糊,在一扇木门板上,把旧布用浆糊拼凑黏在一起,铺粘到一定的厚度,把粘布和木门一起拿到太阳下晒,晒干后,把粘布从木板上揭下来,粘布变得像纸板一样硬的布苔,胶东称为“布壳(确que)子”。

制作鞋底时,把一层层“布壳子”叠起来压实,有一厘米多厚,按照鞋号码的大小画样,用皮刀切成鞋底样。

母亲的针线笸箩里盛着针、线、顶针、锥子、针夹子等“长枪短剑”,母亲右手中指上始终戴着顶针,富家小姐戴戒指,贫家母亲戴顶针。母亲先用锥子在几十层布的鞋底上开路,大眼针带着麻绳线在后面穿过,顶针顶在针鼻推动针,针夹子在前面用力拔,针线就顺利地通过厚厚的鞋底,来回穿梭。为此曾产生一句歇后语:纳鞋底的不用锥子——真(针)好。

棉布填千层,麻线扎千针。“一针一线总关情”,每一针凝聚了母亲的深情厚意。母亲“左右开弓”,每拉一针,都把线缠在手背上狠劲一挣,使鞋底更加结实,鞋底两面露着密密麻麻的线点,而母亲手背上的青筋却被麻绳勒得“鼓”了起来。

纳鞋底,毕竟太费力,于是有的家庭让木匠做一个纳鞋底夹子,夹子由两块木板和两根木条组成,两块木板呈A字形结构,两根木条插在木板中间,起到紧固连接作用。使用时,将上面的木条上抬,木板张开,把鞋底子放入后再下压木条,两块木板就被收紧并夹住鞋底。

纳鞋底时,母亲用双腿压住夹子两边的横杆,夹子就不会来回晃动。有了夹子,不用手拿鞋底子,这样两只手都能用上劲,效率自然就快得多。

大集体时代,妇女上山干活,包里都带着“布壳子”鞋底,歇息时,母亲拿出鞋底,飞针走线地纳着;生产队里开会,或者雨雪天有闲聊天时,妇女们大都抽空“见缝插针”地纳着鞋底……

鞋底纳好后,再做鞋帮。做鞋帮有纸剪的“鞋样”,贴在布上剪裁。鞋帮由鞋面布、鞋面衬、鞋面里子布组成。一般鞋面是用青平纹布、条绒布,里子是白布,中间夹上一层“布壳子”,三层缝在一起。然后用夹板,鞋楦、锥子、大针、麻线等各种工具把鞋帮镶在鞋底上。

640 (1).jpg

璜山民艺博物馆收藏的鞋楦


母亲缝缝补补的女红工具中,还有一两个补袜子的木头撑子。以前袜子是用自己织的布做的,脚后跟和脚趾头处一般先穿破,母亲就把袜子翻过来套在袜撑子上,用布补好继续穿。后来有了尼龙袜,破了也照样用袜撑子补起来;有时,母亲会把一个用两三层布纳的软鞋底镶在尼龙袜的脚底,这样武装起来的袜子会更加耐穿。

璜山民艺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个道光年间特制的小板凳,根据其功能称为暖凳。

璜山民艺博物馆收藏的暖凳 


暖凳的板面长28里米,宽14厘米,高30厘米,板凳下面的底座是一个边长22厘米、高14厘米的正方形木板围子,四块木板是细密的榫卯结构,由四根小圆柱链接围子与板凳面。底座是空的,由一根木板链接围子。

暖凳面镂空雕刻着一对蝙蝠围着一枚铜钱样式的十字花,寓意“福(蝠)在眼前(钱)”。底座围子的四块木板分别刻着“道光戊申”“延年”“益寿”“福”字。

北风呼啸,滴水成冰,孩子们冻得拿不出手,可是母亲仍在灯光下做着针线活,不时地把手放在嘴边哈着气,搓搓手,看到这般情景,作为能工巧匠的父亲,他脑洞大开,很快便雕刻出这么一个特制的板凳。把一个小火罐放在底座围子里,一会四周便暖烘烘的,母亲坐在上面做针线活,脸上洋溢着温馨幸福的满足。

暖凳围子的木板已经被烟熏火烤得成了碳色,有些焦灼之感。从道光戊申(1848年),一百七十多年间,不知有几位母亲曾坐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暖凳上,捻线纺花,纳鞋底,缝补着一家人的艰难岁月。

“丝丝白发儿女债,历历深纹岁月痕。”从孩子出生到自己两眼闭上,母爱永无休止。曾经充满着坚韧与沧桑、古朴与厚重的纳鞋底夹子,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温馨的回忆!“慈母倚门情,游子行路苦。”在那些“脚底没鞋穷半截”的艰难岁月里,母亲将千般母爱集于“足下”,一家人穿着舒服合脚的布鞋,行走在厚实的大地上,蜿蜒出一个时代的风景。

但是,任何时代,母亲都是那个世间牵挂我们的人,无论你美与丑,穷与富,母亲的牵挂时刻在心头。祝愿为我们操劳一生的母亲健康长寿!